如何识别有家暴倾向的伴侣?这些特点需谨记

时间:2019-12-27 14:40: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11月25日,美妆博主宇芽在网上曝出自己被家暴,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易嘉龙,他告诉记者,在门诊接收的很多心理障碍患者,都有被家暴的经历,受到家暴的心理障碍患者以女性为主。

易嘉龙为大家总结了家暴倾向的人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他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特点,尽早识别出有家暴倾向的伴侣,及时“止损”,避免悲剧的发生。

首先,情绪控制力比较差的人可能会有家暴倾向。这些人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大发脾气,甚至气到身体发抖(常见的如手抖),如果再有一定的冲动性,就很可能实施暴力。暴力行为其实是原始的动物性行为,控制力比较差的人无法抑制这些原始冲动。

有些人控制力比较差,是由大脑结构异常导致的,比如一般人喝了酒以后,会在酒精影响下导致大脑控制力降低,而有些人没有酒精的影响,控制力也比较差。

和伴侣交往前期,可以观察和想办法了解对方的家人,如果家人有暴力的行为,一方面由于遗传基因,伴侣控制力可能也会差;另外一方面,从小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人,有比较大的可能性会延续这样的行为模式。

其次,控制欲比较强的人也可能会有家暴倾向。这些人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对下属、同事的控制欲强,如果不按照他的想法行事,就可能发脾气,要求重新做。在家里,这类人可能会对一些细节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如果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做,就可能产生冲动行为。在恋爱相处的初期,如果对方对穿着等生活细节有极强的控制欲,或者对方要求你不能和异性有接触,就要警惕可能对方有暴力倾向。很多家暴就是发生在对方企图控制另一半,但是另一半又受不了这种控制,企图反抗时。

此外,对猜忌心比较强、内心比较敏感的人也应该多一份警惕。一些异性间的正常接触,在猜忌心比较强的人眼里可能就是“出轨”。比如和别人聊了一会儿天,对方就要问聊了多长时间、聊了哪些内容,还要翻看手机,甚至是跟踪。这些敏感多疑的人对这段关系充满了不安全感,伴侣的很多行为都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由此就会产生暴力行为。

最后,从疾病的角度来看,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反社会型的人格障碍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偏执型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暴力的可能性也会相对高一些。值得注意的是,酒精依赖引起的行为障碍患者实施暴力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因为长期饮酒会导致人的控制力减弱、人格改变,变得非常冲动,从而容易实施暴力。

易嘉龙总结说,他在门诊接收的有被家暴经历的心理障碍患者中,肢体暴力反而不是很多,语言暴力和冷暴力更为常见,这也往往是被大家忽略的。易嘉龙建议不要从外表判断对方是否有家暴倾向,很多实施家暴的人文化程度也很高、工作体面、言语文雅,但是回家关上门,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曾对644位家庭暴力相关者做过调查,结果显示被家暴的个体更容易采取对施暴者服从的策略以避免自己被家暴,因此,他们可能会表现得更为顺从,独立思考和行为的能力受到影响。

易嘉龙说,如果家暴不幸发生,一定要在第一次家暴时进行反抗,比如收集证据寻求法律帮助,或者先离开施暴者,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否则就是对家暴行为的默许,会变相地强化对方实施家暴的冲动。易嘉龙在门诊中遇到受家暴伤害比较严重的患者,往往在被家暴初期都没有积极应对。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认为,很多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在于性别不平等,随着女性独立性的提高,有些男性会觉得自己在这些女性面前没有面子,就会用暴力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男性气质,企图通过暴力来控制女性。佟新说,对这些男性的教育也应该引起重视,而不光只针对被害者进行宣教。

关键词: 如何识别有家暴倾向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