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云、腾讯云夹缝中生长出这家全球最大独立云公司

时间:2020-07-16 16:22:20       来源:今日头条 科技象

一年前的上海,UCloud创始人季昕华在2018年UCloud用户大会的舞台上,第一次公开提到了“中立”的理念。同为创业者的季昕华很理解创业公司们的焦虑,他深深的知道,一家与其他创业者没有竞争关系的云平台是何等重要。

一年后的北京,UCloud不仅决定将这种“中立”性进行到底,强调做“不和用户竞争的云”,同时进行了品牌升级,启用中文名称“优刻得”,寓意:“优秀的云立刻可以得到”。

任何一家从创业环境走出来的挑战者,都无法平视市场。它们一定是以倾斜的角度,看到一个极难攀登的斜坡。所以没有办法完全走别人走过的路,差异化是UCloud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成功的差异化,一定是瞄准那最难1%的取胜机会,而不是选择99%的人选择的随波逐流。UCloud之所以能够在巨头环伺的云计算世界赢得了一席之地,它的生存之道,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的路线使然。

从不随波逐流,不与用户和合作伙伴竞争

季昕华是中国第一代网络安全专家,典型的理工男。他的演讲,总是没有任何修饰,很少渲染,几乎全部是干货,每一届UCloud用户大会上,他的演讲都必须要全神贯注,否则很容易错过一些精彩的细节。

如果说创始人决定了企业的风格,那么UCloud在创业之初就延续了季昕华这种,低调、务实的特征,因为早期不太会包装自己,不懂得“讲故事”,遭受了很多投资机构的白眼。

在重资产重投入的云计算领域,没有钱没有资源,就是这样的UCloud,反而将自己逼到差异化的路上。借助中国移动游戏产业的井喷式发展。UCloud以“UCloud,懂游戏的云”,在短短两年间传遍游戏圈,凭借着对游戏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云计算核心地带的技术创新能力,UCloud证明了自己对高并发、低延时、强互动业务的完美支撑能力,奠定了其在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地位。

也正是为了继续在差异化的路上走通,UCloud其实比其他云计算公司更早的看到了企业级市场的机会。只有发自内心地了解行业、理解用户,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谁就能成为这个企业上云时代最稀缺的胜利者。

在巨头还没有提出产业互联网之前,UCloud已经从互动娱乐、移动互联、企业服务等互联网企业,以差异化的战略选择,向金融、教育机构、新零售、智能制造等传统行业延伸,积累了服务传统行业的经验,将原来经过大规模验证的公有云技术和服务能力输出,同时针对传统行业的特点率先推出混合云、专有云、新一代轻量级IaaS平台UCloudStack等创新产品,打造了可信数据流通平台安全屋、并通过UAI人工智能平台布局前沿领域。

所以,在北京的UCloud用户大会,季昕华的演讲更为聚焦在产业升级。他提出,“产业升级将包含相互融合促进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数字化,利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产业运行效率;第二阶段是产业互联网化,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让互联网成为各行业的核心能力;第三阶段是产业智能化,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在产业领域,全面实现产业智能化。”

不难发现,如今的UCloud看到的市场更大更宽了,但UCloud始终专注于在市场中独特的定位,季昕华一直强调UCloud仍然会专注于云服务,绝不涉足用户业务的边界。我们也看到,UCloud持续围绕CBA(Cloud、Big data、AI)战略,布局了全线云产品、安全屋可信数据流通平台、UAI人工智能赋能平台。从云计算技术的维度,继续作为客户上云背后的驱动力。

专注技术,是差异化屹立不倒的必选项

的确,UCloud的成功就源于对自身发展状态的准确认知:没有巨头背景,UCloud对技术的专注就是自己的背景;没有前置的品牌优势,UCloud就通过一个个的行业突破来积累自己的品牌;没有BAT那样的研发积累,UCloud就从客户需求的一点一滴,实现技术的追赶和超越。

公司成立这七年来,UCloud最大的差异化就是专注于技术本身,通过更早的投入研发,缩短与巨头背景的云计算公司之间的品牌差距,提前形成技术优势,得到客户群体的认可。

比如早在2015年,UCloud就通过自主研发、业内独家的热补丁技术,无需重启即可修复内核错误,免除业务宕机影响。从那时起,UCloud给客户的印象就是:安全的。

早在2016年,UCloud就推出了公有云、私有云和物理机结合的创新"混合云"让重要数据可以承载在物理机之上,从而保障特殊业务对安全性的极高要求。这应该是当时,企业级客户能够获得的最可靠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同时,UCloud还是业界最先提出专有云和专享云理念的云计算公司,这保证了UCloud可以很好深入行业,拓展行业客户的需求。

每一年的UCloud用户大会也可以看成是UCloud在技术路线上的一次全面的展示舞台。为了保证始终让产品航行于“蓝海”之中。针对当下云计算领域最大需求的云主机市场,UCloud发布“快杰”新一代云主机,在计算、网络和存储三大领域进行了全面升级,让平台运算性能提升16%;云盘IO性能提升50倍,IOPS最大可达120万,顺序吞吐提升18倍,延迟降低至0.1ms;内网转发能力到达1000万PPS,外网最大带宽提升至10G,为上一代10倍。同时在卓越性能的基础上,“快杰”新一代云主机的价格与市场普通云主机持平。

这一系列的数字提升背后,意味着UCloud的用户可以通过“快杰”云主机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获得更高性能的计算力。我们知道UCloud从不打价格战,“快杰”云主机在全方位的技术提升,实际上已经做到了无需打价格战,让用户投入到UCloud的怀抱。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关键产品密集创新,例如AnycastEIP全球加速与防海量DDoS攻击、智能网关SDN Box、 USQL数据湖分析工具和StepFlow工作流服务等等,UCloud做到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凭硬核实力冲出一片蓝海。

在我看来,季昕华之所以敢于一直强调UCloud的“中立、安全、可信赖”。其核心还是UCloud拥有不断的技术迭代和引领行业趋势的能力,只有保证了技术上的领先性,UCloud才有能力在竞争激烈的云计算市场中成长起来,并逐渐成为客户的首选。

换言之,正是因为UCloud可以通过技术的领先赢得客户,赢得市场,才有资格做到“不和用户竞争的云”和“中立的云”。

做大生态,输出云计算差异化核心能力

云计算本身就是平台属性的,这也是为什么从AWS到国内的阿里云和腾讯云,都是可以从互联网业务迅速过渡到云计算业务的原因,因为平台天成。

云计算公司的成长也必然伴随着不断的平台化和生态化的步骤,UCloud也并不例外。

早在2014年,UCloud就推出开放式创业生态平台UEP,帮助初创企业成长。到2015年,UCloud又推出了企业IT应用聚合服务平台—U市场,为客户提供IaaS层之上部署、组合云服务和应用的能力。随着这些平台化思路的不断成功,UCloud的生态战略也逐渐成熟。

在本次大会上,UCloud首次公布了UCloud“+U合作伙伴计划”,并划清了业务的边界:不做业务,不和用户竞争;不做应用类SaaS,天然不会和合作伙伴竞争。

UCloud联合创始人兼COO华琨表示,UCloud将全面开放云计算差异化核心能力,联手合作伙伴赋能产业。包括经过大规模验证的专有云、渠道云、合营云、海外云、轻量级IaaS平台UCloudStack、数据安全屋、罗马、数据方舟等全线特色云产品、上万家优质企业客户资源、数百人的直销团队、解决方案及认证培训、覆盖全球的全套云基础设施。

我认为,清晰的边界是UCloud走向业务的快速扩张,合作伙伴遍天下的一个重要标尺。

首先,UCloud作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的云计算公司,差异化是一个重要标志,除了公司品牌的差异化,技术创新的差异化,生态战略也需要差异化。

第二,UCloud绝不会与伙伴争利,不触碰客户的业务边界,这是天然的被集成。如华琨所说,“UCloud坚持中立、纯粹做云,天生被集成,将以云计算为基石和底座,全面聚能产业链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第三,UCloud可以有更多样的生态合作模式,且具备了足够的创新性。比如渠道云,合作伙伴可以通过API直接连到UCloud数据中心和设备商,搭建一套自定义的云。再比如合营云:合作伙伴只需要一线的服务对接,后端从底层架构到运维管理,全都由UCloud负责。

通过差异化生态创新,UCloud确保了可以与各种各样的生态进行合作。既可以与行业ISV/系统集成商/硬件厂商合作开发行业解决方案;也可以与运营商、大型企业合作“一站式”输出云能力;更可以与硬件代理商、IT服务商合作云产品市场营销;还可以与技术公司、软件厂商合作打造行业性PaaS平台;进一步的与孵化器、园区、投资机构合作扶持创新企业。

客观的说,对早期走差异化的UCloud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而对现阶段的UCloud来说,最重要的是方法,而无论从选择到方法,UCloud都做到了从1%的角度出发,走通99%的路,这就是属于UCloud独有的差异化生存法则。

关键词: 阿里云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