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助力”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新解

时间:2019-07-02 15:06:44       来源:新华网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那么工业互联网的延展,就让原先无法跟踪的生产数据变得可监测、可存储,由此也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打开“一扇窗”。设备运转数据、用电量、应收账款……这些无形的“软资产”,如今都可以用来作为融资“硬抵押”。

云上“背书”,设备运转等数据作征信凭证

位于江苏南部的一家小微企业主王先生从没想过,一个小小的“盒子”就能解决困扰企业多年的资金问题。

在苏南地区,像王先生这样的小微企业主不少,他们以家庭生产为主,常常缺资金,但又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没法获得银行授信,融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工业互联网大潮的到来,给破解类似的融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据国内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介绍,这样的小微企业只需在生产设备上装一个具有监测、传感功能的小“盒子”,就能通过航天云网拿到“设备正在运转”的数据,再找征信公司将数据转化成征信报告交给银行,即可作为拿到贷款的一项重要证明。

这相当于是银行基于企业生产力给予授信,也是企业“上云”的红利之一。

“企业和设备上云,意味着企业各维度数据的全面上云,这是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的基础。”航天云网董事长於亮说。

据记者了解,除了设备数据,企业上云后,还有许多数据可以成为企业授信的参考,比如经营数据、用电数据等。如今,一些互联网公司、银行、制造企业等都开始试水这种云上“背书”的融资新方式。

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形成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百万企业上云,海量数据积累,将为中小企业提供越来越完善的“信用画像”。

供应链上“解渴”,应收账款“兑换”放款额度

工业互联网催生出全新的产业生态,为供应链金融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据民营企业瑞康医药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医药流通企业一直存在上下游资金错配问题,瑞康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被医疗机构采购后,需要3至6个月的回款账期。

为解决这一问题,民生银行通过与瑞康的信息系统直连,建立了瑞康与医疗机构的供销合同和发票真实追溯的系统模型,自动将瑞康的应收账款“兑换”为可放款额度。

如今,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民生银行已探索出多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支付结算、资金增值类产品。

2018年全年,与民生银行建立供应链金融合作的核心企业近百家,带动上下游企业近5000家。2019年以来,民生银行供应链金融累计信贷投放超500亿元,其中近70%为民营企业。

目前,供应链金融已成为金融机构、软件公司等创新的集中领域。例如,建行已基于比亚迪的供应链推出了创新产品“交易云贷”;中信银行自主搭建普惠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而银行利用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中小微企业,也从制造、贸易融资、电子商务等领域,向农牧业等更多领域拓展。

有机构预测,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会平稳增长,从2017年到2020年,增速将保持在4.5%至5%左右,到2020年,规模会达到约15万亿元。

区块链“助力”,破解“信息孤岛”等痛点

虽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断贡献新智慧,但在当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云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无法打通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这些新解法的应用和推广。

“从全社会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尚未搭建,数据归集、整合都面临很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说,“信息孤岛”是当前供应链金融的痛点之一。

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赖于工业互联网本身的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同时也呼唤新技术的助力。

“区块链具有难以篡改、可溯源的特性,非常适用于多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有助于解决当前供应链金融痛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卿苏德说。

当前,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也不断推出,以联易融与腾讯共同打造的“微企链平台”为例,平台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聚焦于供应链金融场景的应用,通过核心企业信用沿着供应链传导到末端,让供应链金融的各参与方可以获取真实信息,使金融机构高效地进行资金对接。

此外,在云上数据的安全保护方面,业内也在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防止云数据因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等,而导致的用户隐私泄漏、被恶意篡改等一系列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 区块链 中小企业融资